• 原创美文
  • 经典文章
  • 情感美文
  • 伤感文章
  • 散文
  • 美文随笔
  • 感人文章
  • 人生哲理
  • 学生美文
  • 民族文化
  • 说说大全
  • 网名大全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佩佩美文网 > 经典文章 > 正文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文献_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时间:2019-05-19 06:18:28来源:佩佩美文网 本文已影响 佩佩美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入手,讲述了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进一步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多数公司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商品销路、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商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增加收入,不得不采用信用政策,提供信用业务。因此,企业必须认清形成应收账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对商业竞争而采取的商业信用政策。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出于扩大销售追求利润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由此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就一般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3.企业为了减少库存的要求。企业持有存货,就会增加管理费用、仓储费用和保险费用等开支,并且还会存在着存货跌价的风险,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二、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 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0% 的水平;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 6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0% 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过高的应收账款比例给企业的管理带来诸多的不利后果,一是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而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反过来企业还得上缴销售税金和所得税。企业因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最终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二是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三是增加了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账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账款动态情况及应收款客户的详细情况,造成责任不明确,可能会发生应收账款的合同、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或者只能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最终造成企业的损失。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降低风险
      1.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企业自身应该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拉开与其它同类企业产品间的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品,这样就可以是企业有目的的选择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根本上减少赊销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的比例。
      2.企业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转为应收票据来降低风险
      由于应收票据具有很强的追索性,且到期之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损失。所以企业可以要求客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来抵消应收账款。
      (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双赢选择,协调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2.采取具体的信用条件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3.制定收账政策
      企业对各种不同过期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货款时间越长,货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
      1.动态跟踪、分析,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财务部门应每间隔一定时间,向有关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和企业领导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消息,最好是一月一次,督促和提醒上述有关人员及部门催收。对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的通报时间则应更短,这样既可以使企业领导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也可以经常提醒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增强其责任感和压力感,杜绝由于互不通气导致到期不付、逾期不收的情况发生,以保证资金及时回笼。
      2.及时清对,严格催收。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考核机制,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督人员为辅,将收回以前陈欠和控制坏账作为考核标准,纳入销售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考核当中,增强销售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该加大追款力度。对于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可以派专门管理人员加大追款力度,或者通客户进行沟通,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催收。不能加大催收费用,当然也不能不积极进行催收,保证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推荐访问:浅谈 应收账款 管理 企业

    •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文献_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