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美文
  • 经典文章
  • 情感美文
  • 伤感文章
  • 散文
  • 美文随笔
  • 感人文章
  • 人生哲理
  • 学生美文
  • 民族文化
  • 说说大全
  • 网名大全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佩佩美文网 > 经典文章 > 正文

    青藏高寒 中国地理(3)--青藏高寒区

    时间:2019-10-24 08:26:32来源:佩佩美文网 本文已影响 佩佩美文网手机站
    -->

    中国地理——青藏高寒区

    1、(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进藏铁路的选线最初有三个方案(如下图):北线(青藏铁路)、中线(川藏铁路)、南线(滇藏铁路)。

    材料二:青藏铁路与其它两条进藏铁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三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下

    材料三:青藏铁路的起点所在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该青藏线的起止点城市分别是 和 ,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5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有关部门决定首先修建青藏铁路线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湟水的流向是 ,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分析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4)分析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地区带来的影响。(10分)

    2、(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欧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和A 、B 两地的景观图

    材料二: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曲线(℃)分布和C 、D 两地的气候类型图

    (1)西西伯利亚平原地表多沼泽,沼泽占平原的50%以上。请分析这里多沼泽的原因。(6分)

    (2)近年来,青藏高原上的湖泊水量明显增加,“纳木错湖”自2005年起,湖面每年“长高”20~30厘米,大片草场被淹没。其湖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C 地的气候类型是 ,典型的植被类型 ,以C 地为中心气温年较差分布的特点是 ,其年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10分)

    (4)D 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近年来大面积开垦湿地发展农业生产,试分析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8分)

    1、答案:(28分)

    (1)西宁(1分);拉萨(1分);困难: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每个1分,答对3个得3分)(共5分)

    (2)自然与技术方面:①路程短;②修建难度相对较低;③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社会经济方面:④有利于迅速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3)自西北流向东南(2分);夏季(1分);有利区位条件:①河谷地势较低,热量相对充足;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③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每点1分,答对1点得4分)(共7分)

    (4)有利影响:①促进了青藏地区与我国东部交流,②将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带动了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就业;④促进了沿线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⑤缩小了青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不利影响:⑥带来污染,造成生态破坏。(每点2分,答对5点得10分,不答不利影响,最多得8分。)

    2、答案:(28分)

    (1)①地势低洼,容易积水;②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③地下多冻土,不易下渗;④河流众多,容易泛滥(凌汛);⑤森林、草地多,保水性好。(每小点2分,答对前面三点可得6分)

    (2)气候变暖(2分);冰川消融(2分);(共4分)

    (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分);亚寒带针叶林(2分);特点:(走势)年较差曲线呈闭合(2分);(数值变化)由中心向四周减小(2分);纬度高,大陆性强(2分)。(共10分)

    (4)①气候变干,温差变大;②对地表径流调节变弱,旱涝灾害增加;③对水污染物的降解减少,水质变差;④生物多样性减少。(每点2分,共8分)

    推荐访问:高寒区 青藏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青藏高 地理中国

    • 青藏高寒 中国地理(3)--青藏高寒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