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美文
  • 经典文章
  • 情感美文
  • 伤感文章
  • 散文
  • 美文随笔
  • 感人文章
  • 人生哲理
  • 学生美文
  • 民族文化
  • 说说大全
  • 网名大全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佩佩美文网 > 美文随笔 > 正文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印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比较:结构性视角]

    时间:2019-05-15 06:31:06来源:佩佩美文网 本文已影响 佩佩美文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中印两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不是总量的差异,主要是两国不平等变化的整体趋势、两国农村内部、城市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诸多不平等都有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和特点。印度的经济增长结构包括技术变化、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于城乡以及地区之间收入不平等变化产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而在中国,发展的政策偏向以及制度安排对于城乡内部以及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因素则更大一些。对于中国而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体系,推动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对于印度而言,首要的是要通过进一步实施经济增长战略;同时,需要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提高民主政府的善治效率。这是两国在新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 结构性 比较
      【作者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中图分类法】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2)04-0098-119
      一、引 言
      作为两个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中印在经济发展方面,最具有可比性的就是两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与贫困化问题。中印两国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极大兴趣。
      对中国与印度的收入分配和不平等进行比较,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客观依据:第一,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都受到计划经济和传统国有制观念的影响,当中国建国初期选择了苏联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印度同样也加强了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管理,并且两国都认同于社会主义平等正义的价值观。第二,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任务,经济发展中面临人口和就业的压力都较大,农村内部不平等、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和收入的不平等都有不同表现。第三,两国同样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点,农业人口比重都较高,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平衡,都具有较大的城乡差距。第四,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特点同样很明显,印度有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中国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差异。第五,两国都正在进行市场化体制改革,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印度则在90年代初启动了市场化改革并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化改革与制度性因素成为影响两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六,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直接干预在两国都具有不同程度表现: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同时,印度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仍然受到政府管制,所以收入分配与不平等与此密切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中印比较分析,目的不在于说明哪个国家好或不好,更不是用来说明中国与印度谁会超过谁,而是为了寻找两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差异以及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共享经验。从中印收入分配的比较来看,其目的也不是回答谁平等或谁不平等,而是指出中印两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结构性差异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有何不同,这样的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要回答两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结构性差异是什么及为什么等问题。
      二、文献研究与评论
      目前,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文献很多。其中有关中国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研究中,一些学者研究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如从东、中、西部地区角度及省际收入不平等进行研究。中国社科院等在住户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和不平等问题。另外一些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及国际学者也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中国收入差距问题。
      有关印度收入分配研究中,城乡个人不平等、地区发展差距及贫困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印度个人的整体不平等的基尼系数研究,主要是运用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计算出基尼系数,同时以此进一步分析各个邦内部的不平等,消费支出意义上的基尼系数显示不平等逐渐上升。Datt等 研究了印度收入分配不平等与贫困化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和再分配对于贫困的影响。Jha 进一步研究了不平等与增长和贫困之间的关系,显示印度经济增长过程中尽管贫困人口下降,但城乡内部不平等却逐渐上升。
      直接进行中印收入分配比较研究的文献还不算多。尽管世界银行颁布了世界各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及其比较,许多学者往往以此作为比较依据,认为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印度基尼系数,所以中国不平等程度高于印度。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比较中使用的基尼系数的计算依据不同,中国是按照收入计算,而印度是按照消费支出计算。无疑按照消费支出计算的基尼系数一定小于按照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以此进行中印不平等的比较可能会使问题简单化。
      值得一提的是,Khanbur等人比较了中印地区不平等,该研究运用中印省际时间序列的人均消费支出差异,重点分析了中印地区收入不平等,认为中国省际意义上的地区不平等程度高于印度,其中分权化改革、对外开放等是中国内地与沿海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而印度则因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使得资源比较优势发生转换,从原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转向人力资本优势发展,所以重视教育的邦往往比那些忽视教育的邦和地区发展缓慢。Borooah 等人运用微观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印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以上文献主要侧重于中印比较研究中的某些方面,但对于中印收入分配的整体性结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产生这些结构性差异的原因有什么不同,两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结构性差异会产生什么不同后果,等等,需要做进一步比较研究。
      三、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研究中,有关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各省GDP等方面的数据,运用了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进行的家庭住户收入和财富调查基础上的一些数据和结果。印度收入分配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样本调查数据库(NSS)。各邦的GDP数据运用了印度EPW研究基金会出版(EPWRF)的印度各邦内生产总值(1960—1961及2000-2001)统计,简称SDP,该数据库包含了丰富的各个邦的生产和消费等详细数据。此外,有关印度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主要来自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NCAER),它们每隔几年组织一次全国性“住户市场信息调查”(MISH),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消费和支出信息。

    推荐访问:结构性 视角 中印 收入分配

    •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印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比较:结构性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