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王安石_王安石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是苏轼贬黄州后于元丰六年(1083)写的一首小诗。 东坡是黄州山脚下的一片数十亩大小的荒地,作者于此垦辟躬耕,并以此地名作为自己的别号
东坡被雨洗刷过后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市人匆忙走过东坡只有置身名利圈外的诗人才能享受这圣景。不要嫌弃坡头的路大石从错凹凸不平。作者独自喜欢用木杖点地时坚然之声.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数枝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远远看去好像是雪。幽香飘来才知道那是梅花。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推荐访问:苏轼 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的短故事 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
- 苏轼.王安石_王安石苏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