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一、课程标准
3-3 比较历史与现实中反映人治与法治的具体现象,说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过程与方法:材料导入,案例分析,填写表格,漫画赏析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治和法治的特点,知道实施人治或法治的不同后果,从中领悟依法治国的道理,体会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法律是最大的权威,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律是办事的准绳。
(2)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
1.呈现材料①:《礼》云:“刑不上大夫。”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其应议之人,或分派天潢,或宿侍旒扆,或多才多艺,或立事立功,简在帝心,勋书王府。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衷,曹司不敢与夺。此谓重亲贤,敦故旧,尊宾贵,尚功能也。以此八议之人犯死罪,皆先奏请,议其所犯,故曰“八议”。
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贤,四曰议能,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勤,八曰议宾。
──摘自《大唐律》
提问:你认为“刑不上大夫”和“八议”合理吗?为什么?
2.归纳:在人治社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在专制国家中,国王是最大的权威)
环节二:
1.提问:理想的社会要坚持怎么样的评判标准?
归纳: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国。(在民主国家中,法律是最大的权威。)
2.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98~99,明确任务:
归纳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依法治国)
根据你的理解,给法律下个定义。
依法治国有何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学习方法指导:快速阅读法)
3.追问:
⑴有法可依
①有什么法?
②法从何来?
⑵列举你所了解(知道)的法律机构及其地位(性质)。
⑶违法必究:简单列举你所了解的“违法必究”的案例。
4.提问:如何理解教材P99的图表。
5.专题探究:
⑴呈现漫画,学生谈感受。
⑵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法治?
环节三:
呈现美国法学家托马斯·潘恩的名言:在专制国家中,国王是最大的权威;在民主国家中,法律是最大的权威。
要求学生谈认识,比较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学习方法指导:比较归纳法)
2008-04-24 人教网
- [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