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美文
  • 经典文章
  • 情感美文
  • 伤感文章
  • 散文
  • 美文随笔
  • 感人文章
  • 人生哲理
  • 学生美文
  • 民族文化
  • 说说大全
  • 网名大全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佩佩美文网 > 散文 > 正文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案例]最后一片叶子

    时间:2019-09-13 08:19:26来源:佩佩美文网 本文已影响 佩佩美文网手机站
    -->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案例

    [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一,就是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最后一片叶子》是中职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本篇小说篇幅适中,故事性强,尤其是主题思想体现德行之美,适宜学生好好阅读。因此本人设计思路如下: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的情况下,精心设计问题,探究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关于小说的主题,在许多资料中常常只定位在“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想濡以沫的生活和真诚互助的友谊”这一层面,其实小说主题还涉及到了“希望”、“信念”、“爱”等等。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对主题的探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片断]

    人物形象鉴赏,主题探讨:

    师 :文中三个主要的人物有何共同点?你认为是什么让他们联系在一起? 生5:贫穷。

    师 :文中哪些文字说明他们是贫穷的?

    生 :(齐读第1—3自然段)

    师 :他们的生活环境怎样?

    生6:他们的生活环境很恶劣。

    生7:街道“横七竖八”,“胡同”稀奇古怪。

    生8:破旧,“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尘顶山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

    租” 。

    生9:他们志同道合,有着一股对艺术的执着热情。

    师 :说得真好。

    生10: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师 :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善良之人吧。先鉴赏琼西的形象

    生11:她是一位身子单薄,被风刮得没有血色的弱女子,正遭受肺炎打击,奄奄

    一息。

    师 :她自己有活下来的念头吗?

    生 :(异口同声)没有。

    师 :哪里知晓?

    生12:数落叶等死。

    师 :一起读读琼西数落叶的段落(第22、24、28段),想想她的心境怎样? 生13:悲伤。

    生14:绝望。

    生15:很凄凉。

    师 :琼西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生,即“最后一14:不是。医生的话里可以看出来。只要一个“活下来的念头”

    片叶子”不掉落。

    师 :结果是这样的吗?

    生 :是。(齐读第40、45段)

    师 :谁给了她生的希望?

    生15:是贝尔门。

    师 :贝尔门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16:年老、酗酒、火气十足,失败的画家、落魄者。

    师 :仅是这么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

    生17:不是。他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他救琼西的行为就可看出他善良。 师 :我们先来看看第33、35段,问问同学们:贝尔门是关心他的生计还是琼西? 生18:琼西的安危更让他担心。

    师 :那么,为什么前后说话会完全相反呢?

    生 :(读)

    1、不,我才不给你那隐居的矿工糊涂虫当模特儿呢。

    2、谁说我不愿意当模特儿?走我和你一块走。我不是讲了半天愿意给你当模特儿吗?

    生 :(思考)

    生19:贝尔门一开始不明白苏的用意,以为琼西危在旦夕,你苏还有心思画画,

    还要我当模特儿,太不讲朋友义气了,所以一口回绝。

    师 :嗯。后来为什么又变了话呢?

    生20:贝尔门明白了苏的意思是让他以当模特儿为名,去看望琼西,想想办法;

    同时苏画画赚了钱,才能给琼西请医生治病,他就把话反过来说了。 生21:贝尔门为救琼西,冒雨连夜赶画,甚至为此献出生命,这就是贝尔门的“大”

    善良。

    师 :老贝尔门对他人的关爱和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点燃了别人将要熄灭的生命火花,是生命的延续的精神支点。那么苏是不是也很善良?

    生22:是,苏是位有情有义的朋友。

    师 :请具体说说。

    生22:苏的善良表现在对琼西的无微不至地照顾。为了琼西她善意隐瞒病情。在

    第12段还写道:“医生走后,苏走进工作室里,把一条日本餐巾哭成一团湿。后来她手里拿着画板,装作精神抖擞的样子走进琼西的屋子,嘴里吹着爵士音乐调子。”她的假装精神抖擞正是为了琼西。

    生23:其实小说的整个过程中,苏一直是照顾着琼西,担心着琼西。

    师 :大家讲得真好。这片沐浴着人性光辉的叶子也闪烁着苏对朋友真诚的友谊

    光芒。(幻灯片)

    师 :这些人(贝尔门、琼西、苏等)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物质如此贫乏,但

    在他们的身上却有着人间最可贵的东西——

    生 :(异口同声)真情。

    师 :是的。因为有了他人的援助的真情,才有了琼西战胜死神获得了新生。真

    情,这才是坚固的堡垒,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生24:我觉得还有“爱”,爱朋友,爱艺术,爱生活。这是爱的奉献,爱的力量。

    (鼓掌)

    师 :患难中的真情和爱,力量无比巨大。它让“肺炎先生”放慢步伐,尽管

    “在

    广场东头,这个破坏者明目张胆地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几十个受害者”。 它让琼西因“叶子”的不凋而鼓起了生存的信念,拥有了新的“生命”。它让老贝尔门完成了“杰作”。生活中,我们的真情一直在延续。像四川汶川地区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伸出援助之手。这份情、这份爱定能筑成坚固的堡垒,灾区人民定能度过难关!

    读完这篇小说,你还受到什么感动和启示呢?

    生25:希望、意志、信念对生命的意义。

    师:哦?(吃惊)请说说看。

    生25:文中那位医生曾说过。“这一分希望就是她想活下去的念头”,这个“念头”

    就是信念。琼西曾一度失去信念,相信自己的生命会像“最后一片叶子”那样会落下。后来贝尔门护住这“最后一片叶子”,给了琼西活着的信念。有了信念,坚强的琼西就活了下来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在生与死之间,同样需要我们用信念和意志战胜自己,才能

    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信念和意志是生命延续的精神支柱。

    生25:是这样。(微笑)

    师: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信念、希望、意志。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伤害,从成都平原到陕甘大地,从直面灾难到重建家园,灾区人民用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诠释着生命的含义和力量。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则需要语言的内隐和外显活动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个性化阅读”就是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将在外部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思维,获得的独特个性化体验转化为情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高一层次的活动。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有了学生个性化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从而,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又从作品中走出来融进了生活。

    推荐访问:叶子 教学案例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 最后一片藤叶好句

    •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案例]最后一片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