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美文
  • 经典文章
  • 情感美文
  • 伤感文章
  • 散文
  • 美文随笔
  • 感人文章
  • 人生哲理
  • 学生美文
  • 民族文化
  • 说说大全
  • 网名大全
  • 范文大全
  • 当前位置: 佩佩美文网 > 原创美文 > 正文

    [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民族强大的基础]强大民族

    时间:2019-07-14 08:37:46来源:佩佩美文网 本文已影响 佩佩美文网手机站
    -->

    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民族强大的基础

    原文地址: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民族强大的基础作者:郭翔鹤昨天下午参加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私下问了发言人续梅关于高考录取名额分配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关注了十多年,高中时期就曾受到《中国青年报》的启蒙,对中国高校录取名额集中在大城市的现象有所思考。2001年在中青报实习,刘健先生关于此事的整版述评,我除了欣赏其文采,也为其"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民族强大的基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感动。

    中国是一个有科举取士传统的国家。科举制度从公元605年开始,到1905年结束,共进行了1300年时间。科举的举行,正是为了消除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第"的现象。然而,在录取名额分配的问题上,今天中国教育背离了科举制度的公平原则,让本来就拥有过多资源的城市人、利益群体的后代有更多机会,而边远地区出身的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以说,这是一种连封建时期的君主都认识到了其不妥的怪现象。

    2000年我参加高考,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我在提前批志愿报了所公安院校,尽管我的分数比实录线高了几十分,但后来入学的却是公安部门人员的亲属,而不是我们几十个分更高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后来这事因为我的一封举报信闹得沸沸扬扬,中国青年报还因此做了个头版报道。我因为这件事,从本来的公安方向转到了新闻方向。从我后来的经历看,我认为这事是公安战线的损失,不是我的损失。经过这事我才知道,有很多行业部门的高校,其实都存在这种近亲繁殖的现象,而且有识之士一直呼吁解决这些问题,却直到现在也没有根除这些弊病。

    2000年我到了大学,又进一步感到了这种情况的不公之处。我们体育新闻专业在一般本科院校中算是还不错的专业,尽管是一样的高考题,但全国各地的录取分数却判若云泥。在山东,有可能要600分才能入学我系,在北京、天津,录取线可能是450分。

    后来因为争议太大,教育部门开始让各省市自主命题,因为题不一样,似乎就没有了可比性,可以缓解一些矛盾。昨天续梅也说过一句:"问题没有这么

    大了吧?现在各地都自主命题了。"这正是体现了教育部们希图暂时缓解矛盾的思维。

    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公平的老毛病,也让一些高校吃了苦头。有一年采访北航的学生,一名上海学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进高校后,原本在上海排名很靠前的学生,入学后高等数学等都跟不上全国其他地方的孩子的进度。正因为自主命题,正因为降低了教材难度,上海的教育也受到了不公平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教学质量,以至于一些学生进了好大学后不得不恶补。

    可是,我们的高校是严进宽出,其实这些问题对于大城市学生获取名校文凭,从而在人生中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阻碍。

    昨天续梅在接受我采访时,对相关改革的方向进行了阐述。续梅承认,对高考录取名额分配的争议"很多年来一直存在"。她说:"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比如今年开始,部属高校把更多的录取名额放到了西部,类似北大自主招生这样的新尝试也在进行。高校在减少属地招生,把更多的录取名额分给落后地区。今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小步,今后也许在政策方面会有更大的改革力度,相关政策一直在调研制定中。应该说录取名额的公平分配是改革的方向。"

    听到这些发言我很欣慰。但更让我关心的是,"调研"到底还要多久,教育部门的努力能否突破利益壁垒的阻隔,真正实现录取名额的公平分配?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其实,造成今天中国地区差异如此之大的老问题,其根源还在于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对现代社会来说,政府不用通过暴力手段征税,只要加大货币发行量,就可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问题。只要把货币集中在中心城市,全国财富自然会非常容易地流向大城市,这是很容易想清楚的问题。为什么北京上海消费水平如此高,省会城市次之,地方县市又次之,这也是很容易想清楚的问题。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里面,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是其一大诱因。如果提高一个地方的货币供应量,这个地方的经济很容易就可以发展起来。比如从前我出生的小县城,一直靠地方财政苦苦支撑教育经费,老师饿得嗷嗷叫。

    但近两年发生了改革,省管县了,国家直接的教育经费投入到了县上,立刻改变了当地教育的面貌。

    然而,在发达国家,地方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很微小的,有些偏远地区的生活,甚至备受大城市人的羡慕,最后富人都搬到了偏远地区享受生活,而留在大城市的,是还没有能力离开城市就能独立生存的人。一个合理的国家,资源的分配越合理化,阶层之间的流动越迅速,这个国家也越健康,就越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连日本、韩国这样当年在亚洲并说不上话的国家,今天都已经通过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而我们今天在很多方面还要向他们学习,这值得我们民族反思。

    而这也是一个很容易想明白的问题,全国所有人都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都是本民族的人。而华夏帝国的历史传统是,就像齐天大圣孙悟空说的那样,"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大概周文王当初分封百姓的时候就曾想到,天子不可能永远都是姬姓,而是要由百姓轮流坐庄。他建立昭穆制度,无非是要从血缘上整体维护华夏族的肉体存在而已,并没有家天下的意思。从周代到现在,大大小小几十个汉族姓氏执掌过国家政权,但往往都是因为将全民族的资源集中于本姓氏的名下而导致亡国。而百姓之中始终蕴藏着一股巨大而沉默的力量,如果公平存在,他们是可以尽忠国家,但如果统治者恣睢暴行,那他们可以随时选择来做这个庄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思叛逆,就是今天我们一直讲的社会稳定。

    今天,我们看到了公平正成为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许多不公平正在逐渐消减。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民间上访问题的漠视,对土地的垄断和售卖,境内外货币发行的大坝导致的物价问题和生活成本问题,信息的自由流通不能实现的问题,都是华夏民族当前生长的毒瘤。每一个热爱这个民族的儿女,都会为这些问题而忧心。在这个列强环伺的世界上,民族不能实现最完美的发展,又有可能像过去的岁月里那样,一不小心就落到人家后面很远,以至于受到铁蹄的蹂躏,让自己的妻女受到欺凌。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并不能很有把握地在说,今天的中国就已经真的到了百世其昌的时期。连一些伟大的帝王在历史面前都是渺小的蚂蚁,当年秦兵一扫六合,开疆扩土何其雄哉,可是不到百年就已经亡国。从汉武帝击败匈奴这一后来横扫欧洲的外敌到大汉帝国的覆灭,似乎也只是一呼一息之间的事情。

    看到汉代的楚王的家臣韦庄写的《讽谏诗》说:"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觉得,这对今天的我们也是很有启示的。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推荐访问:分配 强大 民族 基础 社会 民族理论与政策答案 民族理论与政策尔雅

    • [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民族强大的基础]强大民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