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新视角: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
企业偿 债 能力分析 的新视 角
云 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 摘
夏 红雨
要 】文章从 三个主体 ( 债权人 、 资人 、 投 企业经营管理者 ) 出发 , 分析企业偿债能 力、 自能够收集到的财务资料和数据 以及他 在 各
们对待风 险的态度 的基础上 结合偏 差分析 , 而分层 次地构建适合各个分析主体的企业偿债能力的计算方法。 进
【 关键词 】偿债 能力; 差异原 因; 利益主体
一
、
问墨的提出
第一种情况 : 整数 = a I 调 m x偏差 )
实际的企业偿债 能力 =预算的偿债能力 4 - 调整数
第二种情况 : 整数 = /( 调 ln ∑ 偏差 )
目前有 关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论 文很多 ,但是从 这些有关企 业偿债 能力分析的论文 中 , 以看 出两个问题 : 可 ①希望 通过 自己设 置 的一些 指标或 者改 进现有 指标 来准确 地分 析 出企业 的偿债 能
力。而 实际 上, 要准确 地分析 出某企业 的偿债能力却是不 可能的 ,
实际的企业偿债能 力 =预算的偿债能力 ±调整数 从上面两个公式 ,可 以看 出对 待两种情况 的态度 ,第一种情 况, 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 第二种 情况 , 则比较轻松的态度。
三、 利益相关者分析偿债能 力关注 的问囊
因为, 在分析企 业偿债能力的 时候 , 大部分都 是预测未来某 一时期
企业是 否有 偿债能力 ,既然是预测 ,那 么得 出的结论肯定就 有偏
差。 而对于这个偏差 的研 究却少之又少 , 笔者认 为只 有研究清楚这 个偏差 的形成 原因 ,才能有助于对某企业偿债 能力进行更 加准确 的分析 ②所有 的论文 实际上都没有从分析主体 出发 , 只是比较 都 笼统地构建一些指标 或者是对某些指标进行 改进 , 而实际上 , 由于 他们关注每一个分析 主体 的 目的不同 ,能够收 集到的资料不 同以 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 同 , 一的指标肯定无法 满足每一个分析 主 统
体 需要。因此 , 笔者将从偿债 能力差异原 因入手 , 全面深入分析 。
在设计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的时候 . 必须注意三个 问题 : 到底 ①
是 哪类利益主体去分析 ; ②在做分析 时所 基于的会计信息 ; ③各 自 应 该保持的态度 ,这样建立起来 的指标 才会 符合各利益主体 的需 要 。在企业 的日常生产经营 中, 肯定会和很 多公司 、 客户发 生商业 上 的往来 , 因此 , 要分清 楚某一个 企业到底 有多少利 益相关者 。 实 际上 比较 复杂。为了使问题简单化 , 这里把利 益主体分 为三类 : 债 权人 、 资者 和企业经营管理者 。 投
=、 债能力差
异原 因分析 偿 偿债能力差异原 因分析 是指 分析预测出来 的某 一时点企业 的 偿债 能力与到某一 时点上企 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之 间差异产生 的原 因。这个分析的 目的是通过长期 对某一企业偿债能 力进行预测分 析 的结论和 已经成 为既定事实 的企业偿债 能 力的结果相 比较 。 去 发现形 成 目前这种差异 的原 因 , 进而 在以后的预测 中考虑这些 因 素, 从而使 预测出来的结果更加 贴近 实际。在多数情况 下 , 预测结 果和 实际情况是有偏差的 , 在于分析产生这个 差异 的原因 , 关键 这
债权人很少 能够参与企业的经营 ,也很 少能够参与企业净 利 润 的分享 , 因此 , 权人 的要求 比较 简单 。 们只希 望到 期能够 收 债 他 回 自己的本金 和利息就可以。 权人按照 时间分 为两类 : 债 长期债权
人、 短期债权人 。这两 种债 权人在分析偿债能 力时 , 关心 和考虑 的
问题是有所 区别的:①短 期债 权人由于 自己的债权 在短时 间内就 会到期 , 一般来 说 , 负债主要是用来周转而 已 。 短期 风险 比较小 , 短 期债权人 关心 的问题是 企业在短期 内是否能 筹集到足够的现金来 偿还 自己的本金 和利息 , 因此 。 短期债权人不太会 关心债务人企业 的获利能力 , 重点 关注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长期债权人 由于 自己 ②
的债权要很 长时 间以后才能 到期 , 险比较 大 , 风 一般来说 . 企业的 长期偿债能 力本质 上是 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获利 能力 , 因此 , 长期
个原 因关系到我们评价的态度 。 产生 差异 的原因无非有三种 : ①现
有 的会计信 息不准确 ; ②使用 的预 测方法不准确 ; ⑧对 未来经济宏 观环境 把握的不确定。 在以上三种原 因中, 二种原因是可 以改进 第
的。 第三个 原因是我们不能准确把握 的 , 关键在于第一个 原因的解
债权人关心 的问题是企 业在自己债权到期的这段 时间里是否有足 够的获利能力 。 但是仔细分析 , 却发 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的分析 应该以这个长期债权 的使用方向为基础 。 比如 , 长期 债权 有可能用
在偿还其他企业 的债务 上 , 也可能用在购买长期 资产 上 , 也可能是 用在对外的长期投 资上 , 等。由于债权被企业 用在不同的地方 , 等
释。对于会计信息 失真的原 因分析 , 在北 京大学吴联生教 授的“ 关 于会计信息 失真三分法” 理论 中有详 细的阐述 , 那么要分析 出到底 是哪一个原 因导致 现有会计信息 失真 , 是会计 信息规则性 失真的 原因? 是会计信息违规 性失真的原因? 或
还是会计信 息行为性失真 的原 因? 那么在这三种 会计信息失真 的原 因分析 中 , 第一个和第三
个原 因是不能 左右 的 , 因此这里重点应该 关注第二个原 因。由此 , 在分析某企业偿债 能力的偏差时 ,只需要分析 这个差异是 否是由
他 们要求的收益和承担 的风险是不同的 , 因此 , 长期债 权人在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 的时候 应特别注意债务的投 资方 向。 另外 . 不管是 短 期还是长期债权人 ,他们在做 偿债 能力分析 时基 于的会计信息 多数只是企业对外 公布 的会计报表 , 由于信息的不对 称 , 我们应该 利 用在本文第二部分分析 出来的结论 ,来估计债权人应 该持有的
态 度。
于信息不对称形成 的 : 如果是 由于信息不 对称形成的 , 需要重 ① 则 点关注 ,需要重新 审视这个 企业的信誉度 以及他 真正 的实 力和偿 债能力 , 在设计分析指标 的时候需要更加谨 慎; 如果是其他 的原 ② 因形成的 ,则可 以平 常心 ,只需 要简单地减去 一个平均的 差异即 可。由于这个差异分析 是一个长时期的分析 , 因此 , 在这里可 以通 过计算一个平均偏差 的方 法来调整预算 的偿债 能力和实际 的偿债 能力。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
投 资者通常是指企业 的股 东或者企 业的 出资人 , 们投资的 他
目的是获得 利润 , 因此 , 他们在 评价某企 业的偿债 能力 的时候 。 会
非 常关心 企业的获利能力 。而获 利的条件是利润率 高于 资金成本
率 , 根据资本 的本质 , 再 资本都 至少需要 获得社会 平均利 润率 , 因
Ⅲ
煮 裹 N 裹 寰
此,他 们关心 的重点 在于预计 的利润率是 否大于 ( 资金成本率 + 社会平 均利润率 ) 另外 , 。 投资 者在 分析企业 的偿债 能力时 , 以获 可 得的资料要多于债权 人 , 比如 , 他们可 以要 求企业随 时提供有 关企
业的有关财务信息 。 经营管理者考虑 的问题则是 比较综 合的 ,他们 既需要考虑 企
经营所需要 的流动资金 +调 整数
在上面的公 式中 , 需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在 于“ ∑ 流动资金 ” 的
计算, 在这里 , 由于现 在的流动资 金有些是不 能全部在债务 到期 的 时候全部 可以周转为现金 的 ,因此 我们只要根 据以往 的经 验计算 出每项流 动资金 的平均转换 率就可 以比较 准确地估 计 “ 流动 ∑
资金” 因此公式 可以转化 为: , 企业偿债能力 。 =∑t 流动资产科 目金额 各 自平均转化率 一到
业的获利能 力, 需要 考虑企业资产 的流 动性。在我 国 , 也 经营管 理 者
是不太会关注企 业的资金成本 的, 因此 , 们要求 的获利能 力肯 他
定是低干投资者 的要 求的。 另外 , 企业经 营管 理人员掌握着企业 的
期的短期债务 ~企业正 常经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 + 调整数
( 自平均转化 率指转换 为现金 的比率 ) 各 ② 长期债权 人偿 债能力计算 的思考 由于长期债权人 主要关心 的是他 们资金 的使 用用途和 资金的
获利能力 , 因此偿 债能力计算也 主要考虑这两 个问题 , 同样 在分析
内部资料 , 他们能够获 得的信息是最 多的。 是由于财务信 息属于 但
商业机密 。 他们基本上 不会真实地对外公 布 自己企 业的偿债能 力。 只有 当企业经营 良好 的时候 , 或许会真 实地 对外公布 。 但是 如果企
业的经营业绩 不好 的时候 , 则不会 , 甚至会 对外公布假 的信 息。 虽然三种利益主体 在分析偿债能力 时 , 会产生 不同的结果 , 但 是对待风险 的态度 无非就是两种 : 守和 激进。 因此 , 保 在后面根 据 利益主体设计分析指标 的时候 , 分为 两个层 次 : 保守和激进 。
的时候也分 为两种情况 :
乐观态度 的情况 : 企业偿债 能力 t =∑ 长期 债务 投 资的各项 目金额 ( +项 目 1
利 润率 ) n 一到期 的长期债务 +调整数 四、 备利益主体的偿债 能力的计算公式 表 面上 , 对于企业偿债能 力的分析是一个 非常复杂 的问题 , 但
当我们 仔细地 去思 考这个 问题 就会 发现 实际 上 只要解 决两 个 问 ( 代表从 现在 算起 债务 到期 的时 间 , 表在 这段 时间里 各 t n代 投 资项 目周转 的次数 , 利润率是指投 资项 目的利润率 )
谨 慎态度的情况 : 企 业偿债能 力 t ∑ : 长期债务 投资 的各 项 目金额 ( +项 目 1 利 润率 ) 各 自平均 转化率 一到期的长期债 务 n 一企 业正常经 营所
需 要的长期资金 整数 + +调 (> I t l, q代表在这段 时间里各投资项 目周转的次数 ) ( 投资者对企 业偿 债能力 的思 考 2) 实 际上 , 投资者和债权 人在考虑企业偿 债能力 的时候 , 和债权 人考虑 的问题 是差不 多的 :投资者希望 自己投资 的资本 到时候 能
题: ①企 业到期的负债到底是 多少?②债务到期 时 , 企业 有多少可
以用来偿债 的资金? 由此得出企业某一 时刻的偿债能力评价 的基本公式 : 企 业偿债 能 力 =债 务到期 时企 业拥 有的可 以用 来偿还 债务 的资金 一到期的债务
如 果债 务到期时 , 企业有足 够的资金来偿还 , 则企 业有足够的
偿债能 力, 相反 , 则说 明企业没 有偿债能力。而 在这 两个根本 问题 中,实际上第一个 问题是比较简单 的 ,因为 负债 的到期 日是确定 的 ,到期负债 的金额 也是确定的 ,所 以要 解决企业 的偿债 能力问 题, 重点就落在 了第二个问题上 , 债 务到期时 , 业有多少 可以 即: 企 用来偿债 的资 金?
在前面 已经讲过 ,不 同的利益主体 在分析某企 业 的偿债 能力 时 ,他们由于拥有 的会计 信息和关注 的对象 以及各 自对待风 险的 态度 的不一 致 , 不适合用 一个统 一的指 标去分 析 , 而 因此 , 在设计
够收 回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而债权人希望到 时候能够 收回本金和
利息而 已。那 么投资者实际 上也可 以从 时阐上 分 为短期 投资者和 长期投资者 。
①短期投 资者对偿债能 力分析的思考
短期投 资者 获利的主要 渠道是通过资本市 场买卖价 格之差来 获得 的 。 因此 , 们不 太在意企 业在短 期 当中的获利 能力 , 他 比较关
注的是市场 的行情 , 也就是 别的人对这个企业 的认可程 度。因此 , 短 期的投资者很 少会 去分析企 业的偿债能 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 力指 标的时候 , 依据上面 所提到 的两个 基本 问题 , 本文采取分主体 、 分层 次的方法去设计 , 量切合实 际地适合每 一 尽
个 利益主体的要 求。 () 1 债权人对企业偿债 能力的思考
② 长期投资者对 偿债能 力分析 的思考
长期投资者 与短 期投资者不 同 ,他 们会非 常关心这个企 业的 成 长能力 ,因为他们 主要的收益来 自于这个企业 的未来 的收益能 力。 因此他 们在分析企业 的偿债能力 的时候 . 会比较实 际获得收益
由于企 业的债权人分 为两种 : 短期债权人 和长期债权 人 , 他们
各自关心的问题也是 不一 样的 , 因此在设计 指标的时候 , 也分开来
设 计。
率是 否大于预期 的收益率。 如果实际 收益 率大于预期 的收益率 , 则
说 明企 业没有偿债 的问题 , 小于 , 则相 反。
( 短期债 权人分析企业偿债 能力计算 的思考 1 ) 由于债务 到期时企业拥有 的可以用来偿还债 务的资金 实际上 是有一个积 累的过程 , 也就是说到期 的债 务是一个 时点的数 据 , 而 可 以用来偿还债 务的资金却可 以一段 时间的积 累 ,是一个 时期的
数据。因此 , 公式可 以变成 :
() 3 企业经营管理人 员对企业 偿债 能力的思考 由于企 业经营管理人 员能够获取 的会 计信息要 多于其他利 益 相关者 。 他分 析出来 的结论 会更加准确 , 因此不需要进 行调整
。经 营管理者在 分析企业偿债能 力的时候 , 常会预 计资金 的利润率 , 经 因此 ,对于项 目利润率的预期 的准 确定将会 严重地影 响企业偿债 能力。分企业偿债 能力计算公 式如下 :
① 比较 乐观 的公式
企 业偿债能 力 l 流动资金 一到期的债务 =∑。 +调 整数
( 代表从现在算起债 务到期的 时间 ) t 这是一个 比较激进 的公式 ,企业 的流 动资金不可 能全部 都用 来偿还债务 , 否则会 对企 业正常经营产 生影响。
企业偿 债能 力 = 。 ∑’ 债务 所筹集 的资金 【+预计 项 目利 润 1
率) n 一到期 的债务
② 比较 保 守 的 公 式
考虑 到这 个 问题 , 们 由此 可 以得 出一 个 比较 保 守 的计 算 我
公式 :
企业偿 债能力 f O =∑t 债务 所筹集 的资金 ( +预计 项 目利 润 1 率 ) 各 自平均 转化率 一到 期的债务 一企业正 常经营所 需要的流
企 业偿债能力 F∑ 流动资金 一到期 的短期债务 ~企业正 常
一
P 。
;
人 力资本驱 动型合伙企业会计信 息披露分析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会 计 学 院
I 摘
李
刚
任
苗
王 玉 兰
要 】文章将 以人 力资本为企业绩效主要驱动 因素 的合伙 企业定义为人力资本驱动 型合伙 企业 ,这类企业 中存在 实际上 已经在
财务上将人 力认 可为资本 , 却不在会计上加 以确认并披露的普遍现 象。这类企业 虽有个性特 征 , 但也具有会计 主体的一般特 性, 应满足会
计信 息披露 的基本规 范和原 则, 对相应人力 资本会计信息予 以全面披 露。由于存在适用会计规范缺失等现实障碍, 使得上述企业的人力资
本 会 计 信 息 至今 尚 未被 全 面披 露 。
【 关键诩 】人力资本 ; 驱动 ; 合伙企业 ; 会计信 息; 披露
近年来 。 多从事创业风 险投资 、 许 会计 审计服务 、法律 咨询等人力 资本 密集型 的
企业 。 纷选择了合伙企业 的组 织形 式。 纷 这
有较为 明显 的个 性特 征 ,但也具有会 计主 体的一般特性 , 所披 露的会计信息应 首先
满足会计主体 在会计 信息披露方 面的基本
人 力资 本 所 有 者提 供 的服 务 予 以补 偿 。 其 数 额 在 利 润 分 配 表 工 资项 下 予 以列
示 ,这里 提 及的 工 资并 不构 成合 伙企 业
些企业 以人 力资本 作 为其经 营绩 效的主要
驱动 因素。本 文将 这类型企业称 为人力 资
规范和原则 。
( )财务与会计统一 ” 一 “ 的基本 规范
的成 本 费用 支 出 ,它 是 对人 力资 本
出资 的分 配 ,构成 了合伙 企 业利 润分 配 的重 要环 节 。 可见 , 合伙 企业 人力 仅仅可 以在 财务 上被 认 可 为资本 ,但 尚未被 会计 上 确 认 并 以会计 信 息方 式 披露 ,人 力 资本 参与 利润 分 配这 一经 济 业务 事 实未 予反 映 ,企 业 财务 与会 计 缺 乏应 有的 内在 统
一
本驱动 型合伙 企业 ,并分析其会 计信息披 露的有 关问题 。 在 许 多 人 力 资 本 驱 动 型 合 伙 企 业 中 , 伙人 以人 力 资本 向合 伙 企业 出资 , 合 并依 据 事先 协商 签订 的合 伙协 议 参 与利 润分 配 。这 样 的协 议证 明人 力资 本 已被
承认 ,或者 说从 财 务 角度 已 将人 力作 为
合伙企业人 力资本 ,是指凝聚 在合伙 人身上 的具有经济价值 的知识 、经验 及其 表现 出来的能 力等 质量 因素 之和 。 合伙 企
业 因契 约 ( 伙协 议 ) 设 立 。 要 分 布 合 而 主 于创 业 风险投 资 、 会计 审 计服 务 、 法律 咨 询等 人 力资本 密集 型行 业。实践 中 , 当 相 多 的 合 伙 人 以 人 力 资 本 向 合 伙 企 业 出 资 。这些 企 业实 质上 已 经 实现 了对 人 力 资本 的利 润分 配。也 就是 说 , 合伙 企业 人 力可 以在财 务上 被认 可 为 资本 ,全 部 合
一
。
核 算 和披 露相 关 的人 力 资本 会计 信
息 ,才能够 使 人 力资 本参 与 利润 分配 这 经济 业务 活动 在企 业财 务 与会 计上 达
( )全 面性” 二 “ 需求
到 统一 。
资本 对待 。 遗憾 的是 , 明确 地 将人 力资 本 参与 利 润分 配进 行会 计 确 认 和计 量 的会 计行 为 , 笔者 尚未发 现 。也 就 是说 , 即使 是人 力 资本 驱动 型 的 合伙 企 业 ,其在 人 力 资本 会计 信息 的披 露方 面 , 目前仍 然
是有 所 缺失 的 。如何 对 人 力 资本 驱动 型
伙人 都 是资 本所 有者 ,并且 共 同分 享 所
有者 权益 。笔 者 发现 , 定 比例 分配 法 、 固 工资 和 利息 补贴 后 的余 额 比例分 配 法 和 平均 比例 分配 法 是合 伙 企业 目前 普遍 使 用 的利 润分 配方 法 。它 们都 充分 考 虑 了 物力 资本 和 人力 资本 这 两种 不 同分 配 要
企 业会计 核算和会计信 息披 露应当全 面 反映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 活动。作为企 业 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 会计 的职能就
是 客观 、公正地描述所依存 主体 的各项经
合伙 企 业的 人 力 资本 进行 定 价 ,并在 会 计上 加 以确 认和 记 录等 系 列 问题 ,非 常 值得 深 入思 考和 分析 。 人力资 本驱 动型合伙 企 业 中人 力
济 活动 , 提供 给
利益相关者全面 可靠的会
计信 息。财务报告作为会计 工作 的最终产
素 的影 响 , 然而 , 合伙 企业 现 行 的会 计 在
一
品 , 向企业管理者 以及外部利 害关系人 是 传 递会计 信息的一种快捷有效 的工具。凡 是符合确认和计量要 求的会计 要素均应予
以 会 计 处 理 。 数 进 行 记 录和 报 告 。 终 以 悉 最
、
处 理 方 法 中 却 没 有 合 理 地 核 算 人 力 资
资本会计信息 披露 动因的规范式分析
本。其 中 , 工资 和利 息补贴 后 的余额 比 在
例分 配 法下 ,合 伙企 业 的 利润 首 先要 对
对于 人力 资本驱 动型 的合伙 企业 , 虽
基金项 目: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 2 0 0 8年度课题( 晋规 办字[o 8 4号 ) 2o ] 。
.
址 . 止 也 . I 址 . . . 屯 SL. 喜 址
.
址 . 屯 . . — . — 止 . . — . l — 屯. . 止 5 S 址 址 S 址 址 S 工 S 上
. — . 止 毒 址 喜
.
址 . 止. . 也 5 ; ;
动资金 , +
业经 营 管理者 ) 为着 眼点 。 各 自分 析企 业偿 债 能力 的 目的 、 在 各
而对于分析 目前 自己企业的偿债能 力。 比较简单 。 需要看 则 只
自己现金流量表上 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 即可 ,如果没有现 金流量 表 ,则只需要看银 行 日记 账和现金 日记账期 末余额是否大于 0即
自能够 收集 到的财 务资料 和数 据 以及 他们 对待 风险 的态度 的基
础 上 结合偏 差分析 。进而 分层次 的构 建 适合各 个分 析主体 的企
业偿债 能力 的财务 指标 。 这样 , 出的结论 才会 比较符合 企业 的 得 实际情 况。 ●
可: 大于 0 则说 明没 有偿债 问题 , , 小于 0 则说明存在偿债 问题。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 ]张金 昌. 1 企业偿债 能 力准确计算公 式[ ] J. 经济管理 ,06 1. 20 ( ) [ ]吴联 生. 2 会计信 息失真 的“ 三分 法” 理论框 架与证据 [ . : C] 中国
在分析企业偿债 能力的时候 。 们不 能简 单的利 用一 些指 标 我 去分析 , 而是 应该从 偿债 能 力的本质 上去寻 找 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以分析 偿债 能力 的本质 为基础 , 以利益主体 ( 权人 、 资人 、 债 投 企
会计教授会年会论 文集, 西南财经大学 出版社 ,02 20.
-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新视角: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相关文章: